本網訊 工作27年來,她不忘初心,學理論、強實踐、勇擔當,贏得了大家的一致認可,她就是扎賚諾爾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驗科科長楊秀梅。
工作上楊秀梅注重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提升團隊技術水平,她拖著過敏的身體加班加點工作。說到愧疚,那便是對家人:女兒不滿周歲就托人照顧,一年級就獨自坐車上學……因為工作太忙,楊秀梅讓女兒缺少母親的陪伴;她愧疚不能經常陪父母出去走走、愧疚沒能陪丈夫準備一頓晚餐……對于家人楊秀梅有著太多的遺憾,即使這樣,她還是在疾控一線崗位上堅守著、奮斗著。
根據《計量法》規定,檢驗科必須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計量認證通過后方可出具檢驗數據,檢驗科計量認證工作任務繁重、通過難度大,并且每六年要進行復審。有一次,在計量認證期間,恰逢職業衛生資質認定,日常檢驗工作又很繁重,楊秀梅沒有退縮,在保證日常檢驗工作質量的條件下,她放棄節假日的休息時間,通宵奮戰在實驗室內,只為讓實驗環節更準確些、實驗結果更精確些。經過夜以繼日地整理檢驗資料,終于,在繁雜的工作中,她精心編制出一套適用于疾控系統的管理體系文件。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楊秀梅的努力下,不僅順利通過自治區計量認證復審,所組織完成的技術檔案、儀器檔案、質量手冊、程序文件被呼倫貝爾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視為樣本文件進行推廣。
楊秀梅說:“作為一名實驗人員,要用釘釘子精神,時刻讓自己扎進技術理論知識的海洋里。”作為疾病防控一線上的“老人”,楊秀梅先后參與過非典、禽流感、甲型流感、新冠肺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控,楊秀梅和同事們總是堅守在防控第一線。
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時,楊秀梅開始了“白加黑”工作模式。全民檢測工作,檢驗科人員分成3個組,24小時守在實驗室,楊秀梅把自己排到半夜工作。每次看到她疲憊的神情,大家心疼地勸她去休息,她說:“我們要抓緊時間完成檢驗工作,只有病例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疫情才會盡早被控制。”檢驗科還要負責病毒采樣、接樣、分離和送檢,每項工作都要和病人與樣本零距離接觸,面對如此高風險的工作,楊秀梅從不畏懼:采樣她先上,送樣她先去,分離血樣又是她帶頭走進實驗室。 她說:“已經在這里工作27年了,沒什么可怕的。”
每一個標本和每一個檢測結果都可能影響到疫情防控部署,因此每一位檢驗員都在與時間賽跑。歷經了近一個月的時間,檢驗科圓滿地完成了工作。
自參加工作以來,楊秀梅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檢驗工作中,用真心守護人民的健康,用專業和奉獻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由于工作出色,她先后獲得全國農村飲用水衛生監測十年成績突出個人、內蒙古自治區先進工作者、呼倫貝爾市優秀共產黨員和勞動模范等稱號。
楊秀梅從事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多年來,厚積薄發,奮發進取,始終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嚴謹的科學態度、無私奉獻的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捍衛著人民健康衛士的崇高使命。
本報記者 勝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