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家人突發疾病,因此導致我的內心長時間處于一種疲憊茫然的狀態。偶然中,看到《素與簡》這本書,只因書名就被吸引。細細品讀之后才發現,書中提到的好多觀點,正是我那時應該身體力行的辦法。在那段我人生中較為艱難的日子里,從這本書中,總是能夠找到可以用來說服自己堅持下去的力量,像是為困境中的我點亮了一盞明燈。如今,一切步入正軌,《素與簡》依然能夠給我啟迪。
這本書分十一章用了15萬字來告訴人們一個人生哲學——人活到極致,一定是素與簡。
“活得簡單,才能活得精致有品位”?!端嘏c簡》中寫到,一個人活到了極致,一定是簡單的。因為簡單是心靈的一種釋然和頓悟,是一種對品質生活的追求。作者認為,真正珍惜生命的人,都應當懂得享受這份簡單與自然,享受清新的空氣、和煦的微風和溫暖的陽光,而不是在盲目的占有、比較,以及競爭中消耗生命。在忙碌中保留一份閑暇,給心靈一個更自由的空間,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活得輕松、自在。
“活得簡單,才能活得自由”。簡單生活,就是高品質生活;簡化生活,就是凈化心靈的過程。如今,從物質中獲得幸福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想要生活得幸??鞓?,一定要懂得放下。一個人占有得越多,心就被占去得越多。其實,細細想來,一個人只要滿足了基本生活所需,不再戚戚于聲名,不再汲汲于富貴,就可以從容、充實地享受人生。多余的財富只能買來多余的東西,而人的靈魂所必需的東西,卻是花錢也買不來的。我們需要的,是一顆靜下來的心。但嘴上說說容易,真正實行起來卻是很難。一直到現在,盡管我努力去做,卻仍然無法真正放下生活中的許多多余之物。
“節制欲望,用一顆素心享受當下”。一個人想要活得簡單,他一定是懂得節制欲望,懂得用一顆素心享受當下;也一定是清爽的,不會被太多的東西占據生活空間和能量。不穿的衣服,長期不用的物品……處理掉它們,給自己打造清爽的空間。大多時候,只有刪繁就簡,去掉身邊多余的雜物,我們才能活得輕快。
“目標減法,做到專注”。想要活得簡單,他一定有著明確的目標,且目標不會太多。只有這樣,才能集中注意力全力朝著目標邁進。目標太多,容易讓我們陷入空想,甚至迷失前進的方向。與其一輩子在眾多目標中徘徊,不如一生只做一件事,不但可以讓我們活得更加寧靜與從容,也能提高我們將事情做到極致的能力。一個人活到了極致,就會明白:悅納自己,遠比取悅別人更快樂,以己之力,度人之難,盡力足矣。
“斷舍離,避免在無效信息中迷失”。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欲多則心散,心散則志衰,志衰則思不達”。與其把時間耗費在無聊的社交上,不如多和喜歡的人在一起?,F在,患有“手機焦慮癥”和沉迷社交網絡的人越來越多,各種嘩眾取寵的所謂“新聞”、許多沒大用處的APP,占用著我們的寶貴時間。屏蔽掉無關信息的干擾,提升自控力,把上網的時間留一點給讀書,你將收獲更加優秀的自己。
“感情極簡,越單純越長久”。一個人活到了極致,他的感情一定是簡單、淳厚的。生活中,往往是那些看似平淡的、毫無波瀾的感情,才能夠長久。君子之交淡如水,愛情也一樣。朋友要淡淡交、慢慢處,才能長久;感情要淺淺嘗、細細品,才有回味。
“簡單的生活習慣,讓你受益終生”。一個人活到了極致,他的生活習慣也一定是素雅清簡的。健康的飲食需要清淡,不能總是大魚大肉、山珍海味。少吃刺激性食物,少用香料配味,清油凈水,簡單烹飪就好。簡單不是無味,而是讓食物變得更有味道。簡單飲食,方能體味大道之美。
素與簡不只是生活的理念,更是內心的豐盈。真正內心富足的人,從不炫耀自己擁有的一切,他不會告訴別人他看的是什么風景,去過什么地方。有道是,成佛無須菩提葉,梧桐樹下亦參禪。一個活到了極致的人,已經在找尋自我最深處的芳香,從外在向內質發力,素中求雅,讓心靈平靜。
著名作家楊絳曾說:“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素簡,不僅代表著古樸純潔的世俗文化,也是一種極致的生活理念,更是一個人內心豐盈的外在表現。
素簡是常態,靜心才能長久。自我感覺,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能從無限風光中看出內心的素凈來。(張憲紅)